第21章 逃兵

  突破包围圈后,李牧没有继续逃跑,他刚才差不多看出来除了土匪头子是个快三流的未入流武者,其他也都是未入流或者锻体境。
  而且他们没有远程武器。这把稳赢。
  一个回转,李牧就骑马向着土匪冲着过来了。
  “刷~”
  “啪~”
  一阵斩马刀顺畅砍人的声音,和对方武器断落的声音。
  又是两个匪徒身死。
  “跑,分开跑。”
  其他匪徒一看,赶紧撒丫子跑。
  “哼~”
  李牧不多话,直接追上其中一个一把抓在马背上就停了下来。
  “怄~”
  “怄~”
  打晕马背上的匪徒后,李牧一边干呕,一边打扫战场,一刻钟后终于打扫完毕。
  得到了一百多两银子,和五把制式下品大刀。
  “啪~”
  歇了一会儿,李牧强压下身体的不适,擦完刀刃,看着刀刃里面脸色有点苍白的自己,李牧就给了晕了的匪徒一个大逼斗。
  “头一次开杀戒啊。啪~”
  终于,匪徒醒了。
  “大侠,大侠,别杀我,别杀我啊。”
  那匪徒刚醒,就痛哭流涕的对着李牧大声哭喊着说。
  “好了,你们是什么人,为什么有制式大刀?”
  李牧不想听对方其他的声音,直接问道。
  “大侠,我们是逃兵,西北边境唐国军队突然入侵,我们兵力不够,大军败了,我们就逃了。”
  “哦?边境距离这里有一千多里路吧,你们逃了几天?”
  “是的大侠,我们在路上偷了几匹马,跑了四五天,昨天才到这里,为了防止被人发现,就把马卖了,卖了一百多两。”
  “……”
  不一会儿,在对方举一反三的回答下,李牧算搞懂了事情的来龙去脉。
  本来大魏在防御西边的大宋,北边的大燕,南边的大吴已经够吃力了,虽然大魏国力最强。
  结果西边唐国和大宋结盟了,趁着大魏西边主力在魏宋边境,搞了个突袭,直接攻打下了一个郡包括本郡在内的五个县,再加其他郡的两个县。
  “好了,看在你对答如流的份上,我不杀你。”
  “谢大侠不杀之恩。”
  “那你高兴吗?”
  “高兴,高兴。”
  “你高兴的太早了。”
  “嗯?”
  李牧也不理疑惑的逃兵,一个快马加鞭,到了县城也不多停留。
  直接给挡路的城卫兵说了情况,就和城卫将军一起去了县衙。
  “县令大人,事情……”
  “好,李秀才这次也算立了一功,我现在就给郡守大人写信。告诉他这次的情报。”
  李牧看着一个老头县令,不说其他,直接解释清楚就走了。
  “不愧为县衙,果然不一样。”
  李牧来的时候太着急,没仔细看,出县衙的时候才发现县衙居然地面都是青砖的。
  建筑材料也都是上等木料。
  “城卫大哥,后会有期。”
  “后会有期。”
  那个被俘虏的土匪交给了县衙,迎接对方的将是刽子手手里的鬼头刀。
  “希望战火不要蔓延开来,也不知道张富贵怎么样了。”
  李牧牵着马走在大街上,想着还在魏宋边境的张富贵,心里不免有些担心。
  “客官,住店吗?”
  一个店小二看到牵马过路的李牧,就热情的上前招呼。
  “哦,来间上房,把我的马也照看好。”
  “好勒。”
  “来几个拿手菜,再来一壶酒。”
  “马上来。”
  李牧也没啥行李,把马交给店里人员后就去房间了,并叫了一些吃食。
  “客官,您的菜齐了,您还有什么事的话直接喊我就成。”
  店小二端着木头方盘,上面全是李牧点的东西,把酒菜放到房间的桌子上后,小二就给李牧说道。
  “好了,没事了,你去忙吧。”
  “好嘞。”
  李牧挥了挥手,小二就退出了房间。
  李牧看了看酒菜,感觉还是没食欲。
  就猛灌了几口酒。
  “小二,再来两壶酒。”
  “好嘞。”
  三壶酒下肚,李牧终于感觉脑袋里白天的杀人画面不再频繁出现了,就开始吃起了饭菜。
  第二天早上,李牧才慢慢悠悠的醒来,昨天喝了足有五六壶酒,一壶有一斤,李牧才趁着酒劲吃了点东西,并睡了一个好觉。
  “出门逛逛。”
  李牧洗漱完就拿着斩马刀出门了。
  县城里和镇上都不允许骑马,除非是紧急军情,所以李牧就没带黑旋风。
  “老板,这个怎么卖?”
  “一两。”
  “老板,你不实诚啊,这一本书你要我一两银子,难道这书里面有黄金啊?”
  “咳咳,这书呢,是一位大医师写的,自然贵了些。”
  “哦,有多大?能当饭吃吗?少废话,一百文我要了。”
  “一百文?你怎么不去抢?五百文。”
  “一百五十文,愿意我就拿走,不愿意你就留着下崽吧。”
  一个摊位前,李牧拿着一本书和一个青年男子互砍。嗯,砍价。
  “你这人,怎么说话如此难听。三百文,少一文都不行。”
  那青年看李牧就像市井无赖般和他砍价,也是涨红着脖子和李牧争辩。
  “我看你就没打算卖,什么破书,还三百文,想钱想疯了吧你?就就留着垫桌角吧你。”
  “你,我不卖了,你这人说话太难听了。”
  “爱卖不卖。”
  终于,李牧离开了那个男子的摊位。
  “心情好多了。”
  李牧根本没打算买书,只是杀人后心情不舒畅,又看到这个摆摊青年刚忽悠了一个人花了三百文,在他那里买了价值一百文的药材。
  李牧就去有目的的释放了一下烦闷的心情。
  “刘氏医馆?”
  刚走了没多久,李牧就看到街道中心有一个医馆,人来人往,很是“热闹”。
  “大夫在吗?”
  进了医馆,李牧就询问道。
  “在的,在的。”
  “这边。”
  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,赶紧迎了上来将李牧往后堂引去。
  “哪里不舒服啊?”
  来到后堂的一个房间,一个中年男子,看着李牧问道。
  “我没不舒服,就是想学医,不知道大夫可以吗?”
  李牧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。
  是的,李牧想在县里学习医术,毕竟治病救人的手艺啥时候都不过时。
  在黄原镇那些大夫小病可以,大病大多数只能给开些养生的方子,而李牧读的那些医书,没实践过,谁敢保证不会出错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