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一伙土匪

  “官府不管吗?”
  李牧问道。
  “管啊,听说是其他地方过来的流民,人太多了,来我们村子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。”
  “现在不知道跑哪里去了,只能认命了。”
  老头说完便低头不语。
  “老人家,别太伤心,我也有些许武艺在身,就去县衙问问,或者去附近看看,说不定他们就在附近。”
  李牧安慰道。
  毕竟三个月了,李牧也不敢保证跑了多远,如果他们只跟大部队跑还好找。
  但如果脱离队伍自己跑,就不好找了。
  只能给老汉一个安慰。
  “谢谢大侠,不过他们人多,我怕大侠招架不住啊。”
  老头虽然想找回儿媳,但也担心李牧的安全。
  “无妨,老人家,我那匹马跑的快,我打不过还跑不掉吗?”
  李牧毫不在意的笑着说道。
  “那也是。”
  老头一听,也是这么个理。
  “爹,家里怎么有匹黑马?”
  正在李牧和老头聊天时,外面传来一声青年男子的声音。
  “儿子,这是个大侠,他说要帮你找媳妇,赶紧给大侠说说你媳妇的特点,让大侠好找些。”
  老头一听儿子回来了,就出去拉着儿子给儿子说道。
  “真的吗?大侠,你,我这就给你说。”
  青年男子一听老爹这么说,立马激动的都有点不会组织语言了,把手中的一只野鸡递给老头,赶紧来到房子里面给李牧讲了起来。
  良久后,李牧终于听完了青年的讲解。
  “大侠,先吃饭。”
  这时,老头居然把平常舍不得吃的野鸡给做成了饭,端了上来。
  “吃饱才有力气干活嘛。”
  看着李牧老头说道。
  “好。”
  李牧也不矫情,就和这一家人吃了一顿饭。
  “走,杨大,跟我去县衙打听打听消息。”
  李牧吃完饭。也知道了青年的名字,就跟青年说道。
  “好的。”
  随后两人,就再去邻村找了一匹下品马,押了五十两银子,赶往了八十里外的县城。
  “什么人?”
  到了县衙门口,两个差役盘问道。
  “大魏文武进士李牧之。”
  李牧把当年皇帝新赐的镀金铭牌递给了差役。
  差役一看正面上书:大魏青平县男爵。
  背面:大魏文武进士李牧字牧之,大魏天成二十八年。
  天成是年号,今年是天成三十八年,魏皇已经六十出头了。
  “大人稍等,我等去去就来。”
  两个差役虽然看不出是真的,但也不敢说是假牌子。就去通知县令了。
  “男爵大人,请,里面坐。”
  不一会儿县令就出来了,亲自请李牧去县衙客厅。
  “走。”
  李牧一把拉起傻愣的杨大,就去了客厅。
  “原来如此……”
  还是有身份办事快。
  不到两刻钟,县令就把李牧想知道的消息告诉了李牧。
  原来现在那些流民全跑上了山,不好追捕,现在县令也在思考怎么应对,只能先在山下布防。
  说是流民,其实就是其他地方的两三千没饭吃的农民。
  怪不得来了村子虽然打砸抢烧,但恶性杀人事件却是没有。
  “大人,你不如把县里的荒地画出来一块,给他们耕种,并给他们些粮食,他们有了奔头,自然会下山。”
  李牧提议道。
  “可是他们其中还有些犯人啊?”
  县令不解。
  “这个好办,你只需要给他们讲清利弊,犯了罪的毕竟是少数,而犯了死罪的更少,你派人每天朝他们喊,不出十天。”
  “他们就算不愿意投降,也会因为没粮食吃投降。并且那些罪犯肯定不会被包庇的。”
  李牧判断道。
  “那开荒是要批文,这个本县不好搞(⊙o⊙)哇。”
  县令一听刚有些心动,随后就又想到了些什么。只好无奈的说道。
  “这个不难,我可以写封信递给朝堂。”
  “而且就算朝廷没同意,你大不了再调些粮食让他们回家的路途不饿肚子。”
  “到时候你顶多就在县令位置上多干一两年而已,但如果那些流民冲下来,到时候死上些人,你这个位置怕是再难挪动了。”
  李牧耐心的给县令分析了利弊。
  “好,干了。”
  县令一听不能升官了,立马就下定决心。
  不到三天,那些流民就杀了头领,押着几个有命案的人投降了。
  里面汉子占大多数,老人和妇女大都在老家等死,都是苦命人。
  李牧的信还没发出。那些流民一听能领粮食,就都领了粮食回家救家人去了。
  而杨大的媳妇也回来了,被抓去做了三个月的饭,却瘦了一大圈。
  “大侠,你就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啊。”
  来到杨大家,李牧正打算辞行,老头就带着全家人给李牧跪下了。
  “使不得啊老人家,你这么大年纪跪我,我会折寿的。”
  李牧赶紧扶起他们。
  “小童,以后可不能再当土匪了哈?”
  骑在马上,正准备走,突然回头看着依偎在母亲怀里的杨大狗笑着说道。
  “大侠,你叫什么?”
  孩童眼睛泛着崇拜的光问道。
  “青平县,李牧之。”
  李牧说完一笑便再次骑马而去。
  老头的病李牧也给看好了,也没给他们什么银子,救急不救穷。
  再说杨大家现在合家欢乐,已经度过了难关,靠杨大的手艺还是可以养好家的。
  但李牧还有件事没想到,就是他走后,随着时间慢慢发酵,这个县流传起了:青平男爵李牧之的侠义之名。
  起初是杨家人在传,后面县衙里的差役也在传,最后县令也在一次外出的时候说了一次,就一下子传开了。
  “卖糖人嘞~”
  走在安阳郡城里,李牧牵着马正四处闲逛,他还是第一次来郡级别的城池。
  “小二,来间上房,再来一桌子酒菜。”
  李牧逛了半个多时辰,把手中的马给酒楼的人,手里拿着吃了一半的糖人对着跑堂的小二说道。
  “好嘞。”
  李牧来到二楼靠窗的一个位置坐了下来,这个地方可以看到街上形形色色的人。
  小摊,小店,武夫,书生,很有一番风味。
  安阳郡里的地方大,城池住了有十万人,城墙有十米高,还都是砖石。
  就连酒楼也大很多,前堂第一层,第二层都是吃饭的地方,后堂才是单独客房。
  甚至还有独立的小院子。
  “客官,菜齐了,慢用。”
  李牧看着桌子上的四菜一汤,食指大动,不等其他就开动了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