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十四年历史大事件

  以下内容来自网络搜索:
  1931到1945抗日战争大事年表如下:
  1931年
  6月25日,日本为入侵中国制造了中村事件。
  7月1日,日本警察在万宝山地区镇压中国农民,制造万宝山事件。
  9月18日,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,发动侵华战争。
  9月20日,中共中央发表《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》。
  11月4日,马占山指挥江桥抗战,给日军沉重打击。
  1932年
  1月28日,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。中国第19路军奋起抵抗。
  3月9日,溥仪到达长春,在关东军导演下,就任伪满洲国“执政”。
  1933年
  1月3日,日军攻占山海关。
  3月9日,第29军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激战。
  5月26日,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建立,冯玉祥任总司令,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,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。
  5月31日,《塘沽协定》签定。
  1934年
  4月17日,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发表声明,声称要排挤英美在华势力,独占中国。
  10月10日,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。
  11月7日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成立,杨靖宇为军长。
  1935年
  6月11日,梅津美治郎就华北问题提出备忘录,7月6日,何应钦复函全部承认日方要求,实际形成《何梅协定》。
  6月27日,《秦土协定》签定。
  6月28日,丰台事件发生,日军非法进驻丰台。
  8月1日,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发表《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》(通称《八一宣言》),呼吁停止内战,一致抗日。
  8月5日,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提出对华三原则。
  10月19日,红军抵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(今吴旗县城),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。
  11月25日,日本策动的“冀东防共自制治委员会”成立。
  12月9日,北平爆发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。
  12月25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通过《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》,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。
  1936年
  2月26日,日本发生二二六事件,日本法西斯军事独裁政权形成。
  11月5日,绥远抗战爆发。
  11月23日,“七君子事件”发生。
  11月25日,日德签定《反共产国际协定》。
  12月12日,张学良、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。24日,会谈达成6项协议,西安事变和平解决。26日,张学良陪蒋介石回南京被扣留。
  1937年
  2月15日,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召开,22日结束。全会通过了实际上接受国共合作的决议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。
  4月16日,日本外、陆、海、藏四相会议决定《对中国实施的策略》和《指导华北方针》。
  7月7日,日军在卢沟桥回龙庙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,随后,炮轰宛平城。中国守军奋起抵抗,全国抗日战争从此开始。
  7月8日,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《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》。
  7月15日,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送交《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》。
  7月30日,日军猛攻北平南苑,中国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123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殉国。次日北平失陷。
  8月13日,日军进攻上海,淞沪抗战爆发。
  8月25日,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,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。八路军主力在朱德、彭德怀率领下相继挺进华北抗日前线。
  10月12日,国共两党达成协议,将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,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(简称新四军),叶挺任军长,项英任副军长。
  12月13日 日军占领南京并开始进行大屠杀。
  1938年
  2月3日,徐州会战开始。
  6月12日,武汉会战开始。
  7月4日,国民政府规定每年7月7日为抗战建国纪念日。
  10月27日,日军占领武汉三镇。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。
  12月18日,汪精卫自重庆叛逃投敌。
  1939年
  1月1日,国民政府重申严惩民族叛逆令。
  6月7日,中共中央发出《关于反对投降危险的指示》。
  6月8日,国民政府下令通缉汪精卫。
  9月1日,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,欧战爆发。
  1940年
  8月1日,日本政府公布《基本国策纲要》。外相松冈洋佑鼓吹建立所谓“大东亚共荣圈”。
  8月20日,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。
  9月27日,《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》在柏林签定,法西斯轴心国形成。
  1941年
  1月4-11日,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奉命北移,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的围攻,皖南事变爆发。
  1月18日,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,揭露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摧残抗日力量的反动实质。
  6月5日,日机夜袭重庆,制造了较场口大隧道惨案,造成1万余人死伤。
  6月22日,苏德战争爆发。
  12月8日,日军袭击珍珠港,轰炸菲律宾,登陆马来亚,发动太平洋战争。
  12月9日,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、德、意宣战。
  1942年
  1月1日,中、苏、美、印、加、荷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共同宣言(即《26国公约》),后称《联合国宣言》。
  1月3日,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:蒋介石任中国战区(包括泰越)盟军最高统帅。
  2月1日,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报告,全党开展整风运动。
  5月25日,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辽县(今左权县)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中牺牲。
  1943年
  1月11日,中美、中英分别签订《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》和《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》,废除了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系列不等条约。
  9月8日,意大利宣布投降。
  11月22日,中、美、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,签署了《开罗宣言》。
  1944年
  1月1日,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《关于1944年的方针》。八路军、新四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。
  2月1日,八路军总部发布命令,要求各战略区适时组织向日伪军据点出击。
  1945年
  2月4日,苏、美、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。
  4月23日,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,号召解放区军民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和准备全面反攻。
  4月25日,联合国大会召开。
  7月26日,中、美、英三国发表《波茨坦公告》,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。
  8月6日,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。
  8月8日,苏联对日宣战,并于9日发起进攻。
  8月9日,毛泽东发表《对日寇的最后一战》的声明。
  8月10日,日本政府向中、美、英、苏等国发出投降照会。
  8月10日-11日,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连续发布了7道反攻命令。
  8月12日,八路军、新四军、华南游击纵队展开大反攻。
  8月14日,日本照会中、苏、美、英四国,表示接受《波茨坦公告》。
  8月15日,日本天皇裕仁广播投降诏书。
  9月2日,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“密苏里”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。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。
  9月3日,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。
  9月9日,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