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 荀攸密献诈降计

  蒋干乘一叶小舟过江。
  赶回曹操的营寨。
  进寨后,蒋干直接到中军求见曹操。
  曹操还没有起床,但听闻来人是蒋干,便披上一件衣服,唤蒋干入见。
  蒋干进帐,向曹操行礼。
  曹操问:“子翼此去若何?”
  蒋干说:“探得两件大事,待我密报丞相。”
  说完,蒋干看了看曹操身边的侍者,曹操便晃晃手,示意侍者退下。
  蒋干走到曹操榻边,拿出盗来的书信,呈给曹操。
  接过信,曹操先看了下封面,顿时脸色大变。
  曹操再打开书信,仔细观看。
  蒋干则站在一旁,把与书信有关事情,对曹操详细地说了一遍。
  说这些事情的时候,蒋干说的有些是所见所闻,有些则是蒋干的主观臆断。
  总之,在蒋干心里,蔡瑁和张允反叛必定是事实,也只有这样,自己才是大功一件。
  曹操听完,勃然大怒。
  马上叫人传蔡瑁和张允来见。
  很快,蔡张两人来到帐下,曹操说:“我命你二人立刻出兵,去攻周瑜水寨,如何?”
  蔡瑁说:“丞相,水军士兵还未练熟,现在不宜出兵。”
  蔡瑁的推诿,让曹操认定他确实居心不良,密谋造反。
  又想起之前两次江上失败,也可能是二人有意为之。
  啪的一声。
  曹操狠狠地拍了下榻边的书案。
  “来人,把蔡瑁张允推出去斩了!”
  蔡张两人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又是惊慌,又是疑惑,“丞相为何?我等无罪啊!”
  曹操把书信扔到地上,“图谋叛逆,还说无罪?”
  蔡瑁想去捡书信看一眼,但几名武士已到近前,拖起蔡张两人就向外走。
  蔡瑁张允大声喊冤,但曹操未予理睬。
  没过多久,两颗带血的人头便献于帐下。
  杀完蔡张两人,曹操的怒火消了大半,转而又想,是不是自己冲动了?万一此信为假呢?
  曹操起身,向前走了两步,把地上的书信捡起来,再次翻看。
  而自恃有功的蒋干,又拿出连接锁的图纸,放到榻前的书案上。
  “我还有一物,要献与丞相。”
  蒋干一边说,一边打开图纸,“丞相还记得刘备的连索战船吗?这份便是连接锁的图纸。”
  听蒋干这样说,曹操放下手中的书信,到案边看图。
  图上构件极为复杂,曹操一时搞不清楚原理,也分辨不出真伪。
  曹操略带疑惑地问:“此图如何所得?”
  蒋干眉飞色舞地把看船的事情,说了一通。
  过程中,也免不了添油加醋。
  最后,蒋干又说:“丞相,这种连索战船,极其平稳,若我军依法打造,那么中原士兵,不习水战,就不再是问题。”
  水战不利 ,是曹操当前最头疼的事,若能用铁索连舟的方式解决,那便得胜有望。
  不过现在眼前,还只是一张图纸,图本身是真是假,按图打造是否可行,还有很多不确定的问题。
  于是,曹操没有对图纸多说什么,只是对蒋干说:“子翼此去,功劳不小,快下去歇息吧,他日得胜,自当论功行赏。”
  蒋干听言,自鸣得意,辞别曹操,离帐而去。
  曹操则叫人去请程昱和荀攸。
  这两人是曹操的心腹,重要的事情,曹操都与他们商议。
  ……
  没过多久,程昱和荀攸来了。
  来的路上,他们听到士兵们议论纷纷,仔细问过,才知道蔡瑁张允被斩的事。
  走进大帐,程昱和荀攸看到,曹操正坐在案前思考。
  曹操左手拿着图纸,右手拿着书信。
  看看图,又看看信,曹操脑中的疑问反而越来越多。
  书信是真是假?
  蒋干的话有错吗?
  曹操把问题抛给两位谋士。
  看过书信后,荀攸先开口说:“丞相,要分辨此信真伪,找人一验笔迹便知。”
  程昱则并不认同荀攸,“公达,蔡瑁让人代书信件,也不无可能,所以笔迹不验也罢!”
  曹操认为在这个问题上,程昱会更明白自己,便又问程昱。
  “仲德,你的道理是什么,仔细说来。”
  “丞相,蔡瑁张允为人谄媚,旧时也是权且用之。如今水寨已经立好,士兵也操练有序,两人既有谋反嫌疑,杀掉便可,何须细辨?”
  程昱的话让曹操暗暗叫好。
  本来人都杀了,还分辨什么?让曹操承认杀错了吗?
  现在要做的事情,是把两人的罪名坐实就可以了。
  于是曹操说:“仲德言之有理。”
  然后曹操让人传令下去,说蔡瑁张允犯有谋反之罪,现已受诛,命毛玠于禁接替两人,担任水军都督。
  传令到各寨以后。
  只有蔡张两人的亲信,情绪有所波动,其他将士都觉得很正常。
  本来曹操多疑。
  宁可我负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负我。
  曹操以往杀的人也很多,众将见怪不怪,只求别杀到自己就行。
  ……
  如此,书信的事就解决了,接着是图纸的事。
  图纸放在案上,程昱和荀攸看了很久,都没有说话。
  两人为什么不说话?
  因为两个人都看不懂。
  这里要用几句话,夸一下我们的主角。
  现代我们讲究学好数理化,但古人不是,古人读书都是学文科的范畴。
  三国时代,人才辈出。
  有人擅长文学。
  有人擅长军事。
  有人擅长谋略。
  有人擅长政务。
  各种人才,不胜枚举,唯独擅长理学的人物。
  就咱诸葛亮一人。
  诸葛亮的木牛流马,连弩,孔明灯等,都是那个时代的理学奇迹。
  现在孔明打造的连接锁, 也是理学范畴。
  程昱和荀攸这两个纯文人,看不明白,实属正常。
  ……
  虽然图纸看不明白。
  但这并不影响两人为曹操出主意。
  程昱说:“此图高妙,以我所学,难辨真伪,不过无论真伪,都可以让工匠试造一下。”
  荀攸也说:“丞相,若此法可行,我军不习水战,便再无问题。”
  曹操听后,也点着头说:“既然仲德公达,意见一致,那就传令下去,让工匠加紧赶制。”
  程昱接了曹操之令,下去传话了。
  荀攸则呆在曹操身边,没有走。
  荀攸上前几步,低声对曹操说:“丞相,我有一诈降之计……”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