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 借风的高台不见了

  赤壁决战开始倒计时。
  孔明提前布置众将的任务。
  张飞赵云等将,得到各自的作战任务,分头开始行动。
  只有关羽,被孔明忽略。
  这让关羽非常不快。
  关羽忍不住问孔明:“军师,关某跟随兄长以来,每次遇敌,从不落后。军师今日无视于我,是何用意?”
  听关羽说完,孔明哈哈大笑。
  “云长,你太心急了。水军大小船,大半由你统领,水战立功的机会还在后边,不急这一时。”
  关羽听孔明这样说,脸上的不悦,缓和了许多。
  “军师勿怪,我看翼德和子龙都领兵去了,故而心中焦急。”
  关羽确实是心急了。
  赤壁之战,关键还在于水上的第一击,水军是重中之重。
  关羽是刘备军中的水军统领,事情多着呢。
  孔明为了不让关羽太急,便说:“云长若是心急,今晚便有一件看似平常,实则重要的事情,交你去办!”
  关羽听后,忙问孔明是什么事。
  孔明说:“我军的连索战船,今晚需要连夜分离,并且后边的几天里,任何人不准再次连接。”
  孔明的安排,让关羽十分不解,关羽疑惑地看着孔明。
  挥挥手,命左右都退下后,孔明把连接锁的秘密,第一次说给其他人听。
  原来孔明设计的连接锁,内部有一些配件,对空气湿度极为敏感。
  空气湿度正常时,连接锁便开合自如。
  空气湿度增大时,内部的配件,便会将锁销卡死,连接锁就没办法分开了,除非等到天气再次变得干燥之时。
  此时正值秋冬季节,长江沿岸每天都吹西北风,空气寒冷干燥。
  刘备军中的连索战船,和曹操仿制的铁索连舟,全部都分离正常。
  但天气潮湿时就会出问题。
  比如草船借箭的大雾那天。
  借箭回来的战船,便因为雾天潮湿,便分离不开。
  孔明怕这个情况被他人所知,还让赵云派人看守战船。
  再者,就是未来的几天。
  天气将会转变,要在天气变化之前,提前把军中的连索战船分离,并且东南风的天气里,不再连接。
  连接锁中的秘密,关羽不太明白。
  但孔明的本事,已被关羽认可,孔明今晚的特别安排,关羽自然依言照办。
  ……
  这一夜的任务都安排好后,孔明又乘小船,回到五谷台处。
  第三天,孔明又和前两天一样,早晚两次登台焚香。
  天黑以后。
  孔明传下命令,让军士们行动起来,将所有台上物品撤下,台下所有宿旗卷起。
  然后,开始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。
  拆台!
  没错,就是把筑建五谷台的一袋袋谷物,全部从台上拆下来,先搬到江边,再运到船上。
  董厥见了非常不解地问:“军师,这东南风还没有起,现在就把台拆掉,那这风还借不借?”
  孔明则大笑着说:“东风重要,军粮也重要,现在不动手,晚了就来不及了。”
  之前挑选护台的军士时,孔明特别吩咐,一定要选身体壮,力气大的。
  现在搬运这些筑台的谷物,军士们半个时辰便搬完了。
  然后,孔明让大船升起船帆,顺水而下,很快便回到了刘备的营寨。
  ……
  再说江东。
  从筑台借风开始,周瑜便传令众将,收拾战船军器,准备决战。
  这时,江东水寨的戒备也升级了。
  蔡中蔡和的心腹,再也没办法出寨送信。
  十一月二十二日。
  也是筑台借风的第三天。
  周瑜见白天没有一丝风,担心孔明借风不灵,心中很是焦急。
  夜深以后,约至三更。
  突然听到风声响动。
  周瑜出寨一看,只见营中的旗帜,迎风舞动。
  旗角的指向,是西北方。
  这时刮起的,是东南大风。
  东南风起了,那么一切火攻的准备就都齐全了。
  周瑜召众将到帐下听令。
  不过,正式的军事行动前,周瑜还有一个安排。
  周瑜先叫丁奉徐盛,让两人各带五百士兵,分别从江上和岸上,两路前往五谷台。
  到五谷台后,周瑜叫两人不要管孔明说什么,直接把高台拆掉,筑台的谷物全部搬回来再说。
  丁奉和徐盛接到命令后,不敢耽搁,立刻向五谷台出发。
  来到建五谷台的江边空地,丁奉和徐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  原本耸立在江边的高台。
  突然不见了。
  除了地上有散落的谷粒,再也找不到高台存在过的痕迹。
  筑台的谷物没抢着,丁奉和徐盛也只能回去复命。
  周瑜听到五谷台已经没了,立刻火冒三丈。
  原来筑台之前,鲁肃心疼筑台的谷物,周瑜则表现得满不在乎。
  谷物就是军粮。
  那时候,周瑜不是真的不在乎这些谷物,周瑜是心中另盘算。
  周瑜想得是,等借风之后,要再把谷物抢回来。
  如此,风也借了,粮也不少。
  没想到孔明也有盘算。
  孔明的盘算就是,你周瑜打谷物的主意,再怎么也要等起风之后。
  我呢,起风前就提前行动。
  五谷全都搬走。
  一粒也不给你留!
  ……
  周瑜失算后,气恼不已,把大帐中的物品砸了一堆。
  然后,周瑜也不顾儒将形象。
  指着刘备营寨的方向。
  对孔明破口大骂!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