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军师改行做厨师

  江陵战场,江东都督周瑜,意外受伤,这让江东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。
  不得已,周瑜同意以借城为条件,请求刘备出兵增援。
  并派鲁肃来公安,详谈此事。
  ……
  鲁肃来到公安之前。
  孔明在为他的绝北道之策做准备。
  绝北道之策是否可行?
  孔明与周瑜的观点有所不同。
  分歧的关键在于一点,周瑜是按传统战争模式在思考。
  传统战争模式下,绝北道需要投入大量兵力,而且风险很大,成功率不高。
  但孔明计划中的绝北道,不是要打一场普通的战役。
  孔明要打的是游击战。
  ……
  有些人认为,在中国历史上,最早的游击战发生在楚汉战争时期。
  游击战的开创者是彭越。
  在刘邦和项羽在荥阳相持时,彭越出击项羽后方,阻断项羽前方部队的粮道,为刘邦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,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  不过,古时候的游击战只是一个雏形。
  真正意义上的游击战,还是出现在新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。
  穿越孔明,近代历史学习得很好。
  游击战的精髓,孔明还算懂得。
  要完成绝北道的任务,最主要的问题,是解决部队的军粮问题。
  在敌后的大环境中,想要及时补给是不可能的。
  部队需要自备口粮,什么办法能办到?
  孔明有自己的主意。
  ……
  公安城的府衙中。
  刘备有好几日没有见到孔明了。
  刚好这天,樊建有事找刘备,说完正事后,刘备问樊建。
  “长元,军师何在?我好几天没有看到他了。”
  樊建答:“军师啊?好像在伙头军那边。”
  孔明和伙头军在一起?
  这哪里是军师?
  这分明是厨师!
  刘备知道孔明在为绝北道做准备,但具体准备哪些,刘备也好奇。
  于是刘备决定亲自去看一看。
  ……
  走在路上时,刘备碰见张飞。
  张飞看到刘备,大老远就开始喊:“大哥,大哥,你这去哪儿?”
  刘备说:“我去伙头军那边看看,翼德,你这又是在做什么?”
  张飞没有正面回答刘备的问题,而是翘起了鼻子。
  “大哥,你闻到没有?不知道哪里飘来的味道,好香!”
  说话的同时,张飞努力地在空气中闻着。
  刘备也闻了闻,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香味,在空气中飘荡。
  这种味道,是食物的香味。
  刘备说:“应当伙头军那边在造饭,烹的什么东西,我们去看看便知。”
  一路闻着味道来的张飞,自然说好。
  两人一齐,朝着香味飘来的地方走去。
  ……
  此时的伙头军中,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。
  孔明也在这里,他正指挥着士兵们在加工食物。
  此时,军师确实变成了厨师。
  孔明到底在忙什么?
  只见几口大锅架在火上,士兵们努力地翻炒着锅里的东西,锅里边则是面粉。
  已经炒制了很长时间,锅里的面粉已经变成金黄色,美拉德反应更是让面粉产生了特有的香味。
  刘备走近,孔明连忙与刘备打招呼 。
  张飞则着急地凑到锅边,探头闻了闻,然后张飞大声说:“没错,就是这东西的味道。好香!”
  一边说着,张飞一边拿起锅铲,从锅中铲起面粉,放在嘴边吹了吹。
  接着,也不等面粉凉透,便放入到口中。
  吃了一口,张飞觉得不过瘾,又接连吃了好几口。
  “军师,你搞的什么东西?这个东西,我还从来没吃过。”
  “味道如何?”孔明笑着问张飞,张飞吃东西的样子,让人觉得好笑。
  “好吃好吃!”
  张飞说着,又从锅中铲起面粉,递到刘备面前,让刘备也尝尝。
  刘备尝过后,对着张飞点点头说:“的确味道不错。”
  然后刘备转身又问孔明:“军师,这就是你为绝北道准备的口粮?”
  孔明回答说是。
  ……
  敌后游击战要取得成功,部队一定要灵活机动,不能配备辎重物资。
  造饭必备的锅,肯定是不能带的。
  部队也不配伙头兵等后勤保障人员,全军人人都是绝对的作战力量。
  那么吃饭的问题怎么解决?
  孔明学习当代革命部队的做法,制作炒面,按人分好。
  吃饭的时候,炒面不用再进行烹饪,直接就吃。
  这样确实很艰苦。
  但也确实是个好办法。
  为了让炒面更加营养又更加美味,孔明亲自参与调制炒面的配方。
  炒面以小麦为主,再按比例加入大豆,磨成粉后,再加入油和盐。
  这样做出来的炒面,没想到味道还不错。
  把张飞都吸引来了。
  也难怪,三国时期,士兵们普遍吃得更差,孔明制作的炒面,也算是军中能吃的一种美食了。
  张飞听说,这好吃的东西,是给参加绝北道的士兵准备的。
  也不问绝北道是什么样的作战任务,张飞立刻喊着要去。
  除了口粮,要想游击战取得成功,其它要准备的物资也很多。
  孔明也提前做了准备。
  ……
  物资方面,各种准备完成后,江东的鲁肃也来了。
  鲁肃此来,是为周瑜传话。
  他代表江东方面,明确地提出,请求刘备出兵江陵。
  这也正是刘备和孔明早就准备的事情,刘备马上应允,孔明更是给出具体的出兵日期。
  敲定好出兵的细节安排后,孔明关心地问鲁肃。
  “子敬,听闻都督不幸中箭,不知都督伤情如何?”
  鲁肃轻描淡写地说:“箭入不深,并无大碍,只是箭头有毒,伤口痊愈尚需时日。”
  鲁肃口中说周瑜伤得不重,但孔明观其神色,知道鲁肃没说实话。
  孔明猜想周瑜受伤不轻,于是,孔明笑笑又说。
  “中毒后需要解毒,传说神农尝百草,中毒七十二种,吃茶方解。我之前送与都督的茶,子敬请都督饮了没有?”
  听到此话,鲁肃心想,你的茶哪里是解毒呀,是差点要了都督的命。
  不过实话不能实说。
  鲁肃敷衍道:“先生的茶啊?已送给都督了。”
  “那都督饮后,觉得味道如何?”孔明接着追问。
  “好茶……都督说是好茶。”
  “都督喜欢就好,我也很久没有见到都督了,请子敬转告都督,我过几日前去探望都督。”
  孔明提出看望中箭的周瑜,真的探病吗?
  还是知道周瑜的病不能生气。
  故意去气他一气?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