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 鲁子敬郁水胜士武

  南海郡。
  太守士武得知鲁肃和孔明同来,马上调集手下所有的士兵和战船,准备迎战。
  他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要将中原的军队,挡在本郡之外。
  为此,士武还向邻郡合浦求援,把合浦和南海两郡的兵力聚集起来,沿江而上,正面与鲁肃和孔明决战。
  其实,他犯了战略性错误。
  作为防守方,应当充分利用地利,拉长战线,打持久战。
  进攻方远来,一般都希望速战速决,时间久了后援等容易出问题,增加变数。
  士武没什么才能,更不懂什么兵法,他是仗着哥哥士燮的势力,当上南海太守的。
  所以,士武在战术选择上,选取了孔明口中的下策。
  这也在孔明的意料之中。
  ……
  很快,郁水的江面上,东西两军开始对垒。
  东边是士武的军队,他集两郡之兵,人数约有万人。
  士武的战船也不少,大小战船,沿江面排开,一眼望去,也有百余只。
  不过战船的质量嘛,那就太差了。
  士武的战船大多数是小船,而且很多是临时征用的渔船。
  船只有大有小,队列更是参差不齐。
  而他们的对面,鲁肃让楼船在前,艨艟在后,所有战船都整齐排列。
  特别是江东的楼船,足有三层楼高。
  十只楼船一字排开,江面上就像筑起了一道水坝,这对敌兵的心理震慑是巨大的。
  江东战船气势上,完全压倒士武。
  还未开打,交州的军队,就先输了一半。
  选择出征船只时,孔明向鲁肃说,一定要派出楼船,要的就是这种效果。
  ……
  士武身边的一名将校,看到江东的阵势惊人,便怯怯地问士武:“将军,这仗还打吗?”
  两军已经对垒,不打怎么办?还能临阵而逃吗?
  士武只能硬着头皮喊了一句:“打!冲上去!”
  于是,士武的旗舰打出号旗,交州的船队向前冲去。
  ……
  而江东这边,船队正中的大船上,鲁肃正在坐阵指挥。
  见到士武倾巢而出,鲁肃大喜。
  鲁肃先命船队不动,原地等着交州的船只都靠上来。
  敌船离近后,鲁肃一声令下,江东水军在楼船上一齐放箭。
  楼船居高临下,向交州船只放箭时,交州的小船毫无招架之力,船上的士兵,很快就被射倒一片。
  接着,鲁肃命后边的艨艟战船出击。
  丁奉徐盛各领一队艨艟,从左右两边一同杀出。
  艨艟船体狭长,船身为流线型,速度极快。
  江东水军占据上游,又有顺水之利,眨眼间,丁奉和徐盛的船就冲到了士武的船前。
  江东的艨艟战船,每只船的前端,都装有撞角。
  丁奉见到士武的船,直接就撞了上来,吓得士武战船急忙侧转躲避。
  士武的运气不错,他乘的战船,有惊无险,逃过了丁奉战船的撞击。
  但其它交州战船,就没有那么好运了。
  江东战船与交州战船刚一接触,很多交州战船就被撞翻或撞破,交州的水军士兵,也落水无数。
  ……
  胜负已分,再打下去只会徒增损失。
  士武见败局已定,只好下令撤退。
  交州的水军,在士武的带领下,开始向东逃去。
  而江东哪肯放过?丁奉徐盛一路追杀,一直追到番禺城下。
  这一仗,南海士兵死伤无数。
  南海的战船,更是损失殆尽,有一半战船被俘或被击沉,逃回去的战船也都多有带伤,难以为继。
  经此一役,南海水军再无战力,南海郡的江河之上,再也看不到交州的船只,水上控制权已经易主。
  陆上的城池呢?
  虽然城池还在士武手中,但水路交通全被江东掌控,士武已经动弹不得。
  ……
  紧接着,鲁肃和孔明也跟了上来。
  大军在番禺城五里处的下寨,并对番禺发起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。
  士武坚守城池,不再敢于出战。
  番禺虽是郡城,但它与中原的城池相比,规模小上很多。
  番禺城的北面临江,城墙又很矮,江东的楼船开过来时,就如云梯一般,比城头还高出一截。
  江东的弓弩手在楼船上向城上放箭,守城的士兵苦不堪言。
  ……
  看到试探性的进攻非常顺利,徐盛请示鲁肃,想要发起总攻。
  但是,此次南征的目的,并不是花费很多代价去击破一座座城池,而是以最小的代价迫使士燮降服。
  所以,点到即止,鲁肃没有下令全力攻城,而是向徐盛摆了摆手,示意撤退。
  然后,鲁肃将部队分为三路,分头行动。
  第一路,由丁奉带领,沿湟水东进,与陆路来攻的豫章太守孙贲汇合,打通江东到南海的道路。
  这个部署非常重要。
  要知道此次进军的线路,要经过刘备和吴巨的地盘。
  以后江东想控制交州 ,总是借路不是办法,开辟一条从江东直接到交州的道路,才是长久之计。
  这条通道,一半水路,一半陆路。
  陆路的一段,位置在今天的江西南部到广东东部。
  水路的一段,就是今天的广东东江。
  第二路,鲁肃让徐盛带一部分战船,封锁郁水的入海口,也就是今天的珠江口。
  目的是阻断士燮从交趾,经由海路的救援。
  第三路,为主力部队,鲁肃亲率,守在番禺城下,与士武对峙。
  孔明的部队,也与鲁肃驻扎在一起。
  一边为鲁肃助威。
  一边看热闹。
  ……
  就这样,这一驻扎就是一个月的时间。
  季节从深秋进入了初冬。
  此时,中原大地上,已经变得寒冷,而南海郡却是温暖舒适。
  士兵们不用打仗,吃完饭就晒太阳,人人都很开心。
  但武将傅肜却有点着急了。
  一日,傅肜看孔明什么事都没有做,似乎是在闭目养神。
  傅肜便上前问道:“军师,我们在这番禺城下已经住了一个月了,我看这城墙也不高,敌兵也不强,为何不早早破城呢?”
  孔明闻言大笑,“我们是来助战的,看看热闹就好,江东自有动作。”
  但傅肜马上又说:“可江东军马,也只是屯扎在这里,我未见他们有什么行动。”
  “有行动!”孔明肯定地说道:“降伏交州的另一路精锐已经出发了。”
  “另一路精兵?”
  傅肜感到疑惑。
  ……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