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 邓伯苗是出使人选

  趁着夜色。
  李严来到张松家中,打探关于刘备的消息。
  听说阳平关久攻不破,李严直接说,若不尽快破敌,刘备便很危险。
  张松追问李严,为什么会这样认为。
  李严压低声音道:“皇叔全军,孤悬于葭萌关,时间久了,若生变故,无粮草又无退路,凶险至极。”
  “正方,你为何这般在意刘皇叔的安危?”
  张松的这句话,口气中有诘责之意。
  而李严则毫不隐?,“我本就是荆州人,刘景升故去后,曹操南侵,那时我正在秭归县为县令,欲投皇叔无路,不得已,只能来到蜀中。”
  李严说的都是实情。
  刘琮投降曹操时,不愿意跟着一起投降的荆州人物,有很多都转投益州。
  李严也是其中的一个人。
  秭归县在整个荆州的西边,正是与益州的交界之地。
  当时刘备东向江夏,李严想追随刘备,在空间上不被允许。
  ……
  见李严把归心于刘备的意思,说得如此直白,张松便放心下来。
  张松说:“正方,阳平关的困局无妨,诸葛军师已有破敌之技……”
  接着,张松把整个计策,都讲与李严听,各个细节也没有保留。
  李严听后,不无惊喜地说:“若一切按此进行,破张鲁必矣。”
  随即,李严的脸上又表现出了一丝疑惑。
  “永年,这般说来,这一计可是绝密,你为何对我讲得如此清楚?”
  “正方,你说呢?”
  张松没有马上回答,倒是反问了李严一句。
  李严摸了一下自己的下巴,略加思索,“莫非永年让我也参与此计?”
  “正方果然智慧。”张松大笑。
  笑过之后,张松为李严的茶碗中,填满了茶水。
  一边倒茶,张松一边说:“正方,此计还有一个关键之处,这就是白水关的守将。”
  将茶碗拿起来,送到李严的面前,张松又说。
  “我遍观整个益州,合适担当此任之人,非你莫属!”
  接过张松递过来的茶碗,李严未加思考便说:“我愿当此任!”
  接着,李严扬起头来, 将茶一饮而尽。
  放下茶碗,他又说:“我明白此计的尺度如何把握,白水关就交给我吧。”
  张松听后惬心一笑。
  第一个人选,张松终于找到了。
  ……
  白水关的守将选定李严,那出使汉中选谁呢?
  谈起使者的人选,李严马上想到一个人。
  李严对张松说:“要去汉中说服张鲁出兵,这个人需要见识卓着,又能言善辩,在成都,永年定然找不到合适的人。”
  “成都没有,哪里才有?”张松追问。
  李严说:“我举荐一个人,他此时在郫县。”
  郫县是蜀郡下辖的一个县,距离成都不远。
  位置在今天的成都市郫都区,因盛产郫县豆瓣酱而闻名。
  张松对李严推荐的人,抱有很大期望,他接着问。
  “此人是何姓名?现居何职?”
  “这个人,姓邓名芝,字伯苗,至于他当下之职,不说也罢。”
  李严说出了邓芝的名字。
  在历史上,邓芝也是蜀汉的重臣之一。
  邓芝能力非常全面,他文官出身,后来却经常带兵打仗。
  更关键的一点,邓芝还是三国时期,杰出的外交家。
  邓芝多次赴吴,促成了吴蜀两国几十年的交好,奠定了三国中后期的局面。
  不过,这里说的都是上一世的邓芝,此时的邓芝,还没有得到过展现才华的机会。
  他投奔刘璋以后,在成都没有得到任何职位。
  所以,张松从来没有听说过邓芝,更不认识邓芝。
  但是李严的才能,张松是认可的,李严说邓芝是合适的人选,张松立即表示,请邓芝来相见。
  ……
  没两日,邓芝就被李严从郫县请到成都。
  张松没有因为邓芝的职位低,就看轻他。
  邓芝也很好的表现了自己。
  一番谈话下来,张松被邓芝的才学所折服,张松立即确定,邓芝就是出使汉中的最佳人选。
  两个重要的人选都确定以后,张松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  张松求见刘璋,向刘璋说明,白水守将和出使人选,这两个人都非常重要。
  张松又带李严和邓芝见刘璋。
  刘璋对李严,是一直认可的。
  不过对于邓芝,他已经不记得了。
  但不管怎么说,与刘备有关的事情,都是张松在筹办,
  张松说两个人行,刘璋也就正式命李严和邓芝,去办这两件重要的事情。
  领命以后,李严很快赶到白水关,正式接管白水关的军事。
  邓芝也带上刘璋的亲笔信件,从成都出发,从小路翻过巴山,直奔南郑。
  这里还要交代一句。
  邓芝这一行,除了带着刘璋写给张鲁的书信,还带了很多金银珠宝。
  这是外交经费。
  到汉中后,这些金银珠宝,还有重要作用。
  ……
  再说回阳平关。
  阳平关下,刘备众将们依旧到关下叫阵,只是叫阵的次数,越来越少了。
  有时一连几天,阳平关下都静悄悄的。
  不见刘备的一兵一卒。
  众将早就对攻关泄了气。
  而军师孔明,也毫不着急,孔明按部就班地推动着他的诱敌之计。
  这一日,孔明收到了张松的回信。
  张松在信中说,与计策相关的事情,张松都已经安排妥当。
  接下来的事情,就交给李严和邓芝去办。
  看到李严和邓芝两个人的名字时,孔明不住地点头。
  李严和邓芝的才能,在史书中记载得清清楚楚。
  孔明对这两个人非常了解,孔明知道,有这两个人参与,这一计离成功,应当不远了。
  ……
  收起张松的书信,孔明在心中计算了一下日期。
  若是邓芝那边,不出什么岔子。
  那么孔明这边,有些事情就要进行了。
  于是,孔明把马谡叫到自己的帐中。
  孔明说:“幼常,有一件事情,要交给你去办。”
  马谡答:“是何事?军师尽管吩咐,我一定办好。”
  用羽扇指向南方,孔明说:“上次一战,俘虏了很多汉中的士兵,现在他们还关在葭萌关,幼常,现在需要你去看管这些人。”
  让自己去看战俘?
  马谡心中有些疑惑。
  “军师,这些俘虏,怎么个看法?”马谡问。
  孔明笑了笑说:“怎么看管他们不重要,重要的是记住,把供给他们的口粮,减掉两成。”
  ……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