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满宠曹仁誓死守城

  陆逊从江陵回撤。
  路上得到吕蒙出事的消息,陆逊大惊,急忙赶回陆口。
  然后,陆逊扶吕蒙灵柩回江东,自是不用多说。
  ……
  接下来,要说说樊城中的曹仁。
  上次出城迎战,大败而归。
  从此,曹仁开始听从满宠之计,死守樊城,并不出战。
  刚开始时,曹仁这个缩头乌龟,过得还蛮自在。
  荆州军马,只围不攻。
  曹仁轻轻松松,整天无事可做。
  坚守中,又等来了于禁,曹仁期待与于禁里应外合,解樊城之围。
  可结果并非曹仁所想。
  进入雨季,河水暴涨。
  荆州军在夜里挖开汉水,樊城地势低洼,洪水直接灌入。
  城中军民,全无准备。
  很多粮草和军需物资,都在一夜之间,被洪水所毁。
  这时,还有更坏的消息传来。
  前来救援樊城的于禁,全军覆没,兵败被擒。
  这个消息,对曹仁和樊城守军的心理打击,非常巨大。
  很多人都灰心地认为,樊城难以久守。
  站在樊城城墙上,向四下望去。
  只见四面八方,视线之内,全是白茫茫的大水。
  看不到道路,更看不见援军。
  接下来,粮草和物资变得短缺起来,日子愈发艰难。
  ……
  曹仁看到这一切,内心也开始动摇。
  曹仁对满宠说:“当下内无粮草,外无救兵,形势危急,趁着关羽没有再次围城,不如弃城而去,先逃得性命再说。”
  听曹仁这样说,满宠大叫不可。
  满宠说:“将军,洪水早晚会退,丞相知道于禁兵败,也会再派援军,我们只要守住此城,就还有希望。”
  随后,满宠又指出樊城的战略意义。
  满宠表示,如果樊城失守,那黄河以南的地区,随时可能受到关羽攻击。
  整个曹操势力,都无法安宁。
  曹仁从满宠的话中,读出了死守樊城的重要性。
  于是,曹仁同满宠,杀白马一匹,激励守城的将士。
  众人约定,誓与樊城共存亡,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。
  果然,没过多久,大雨渐渐停歇。
  樊城的洪水,也慢慢退去。
  还有一个好消息传来,曹操令徐晃带精兵五万,再来救援。
  樊城度过一次危机。
  ……
  要说这次来的徐晃。
  他也是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。
  上一世,徐晃也来救援樊城,并且长驱直入,大获成功。
  可是这一世,徐晃从出发开始,就不顺利。
  一路上,经过陆浑和梁县时,徐晃被当地的反曹武装劫掠,损失不少粮草和辎重。
  想要清剿这些人时,他们又躲入山中,一时难以找寻。
  急着救援樊城的徐晃,又耽搁不起时间。
  只能作罢。
  这样,好不容易到达樊城,徐晃已是筋疲力尽,粮草军需也不充足。
  仗还没有开始,徐晃就已经不利。
  ……
  而荆州这边,为迎战徐晃,关羽提出一个新战术。
  关羽认为,樊城被淹后,城内军需物资紧缺,强攻樊城,已有机会。
  当下应该分兵两路,一部分士兵挡住徐晃的援军。
  另一部分强攻樊城。
  庞统搞清楚关羽的战术后,提醒关羽。
  “关将军,这次来救樊城的徐晃,所领都是精兵,兵力也多出于禁,想挡住徐晃,肯定不如之前那样容易。”
  “军师,这个我早已想到。”关羽说着,在地图上画线。
  一连画了十二道。
  关羽解释这些线的作用,“想阻拦徐晃与樊城守军会合,我们可以修筑十二道寨栅。”
  停了一下,关羽又说:“每道寨栅之间,再布陷坑和鹿砦,敌兵定然极难通过,我军若能在徐晃突破寨栅之前,攻破樊城,则大事可成。”
  说完,关羽盯着庞统看,询问庞统的看法。
  庞统没有马上说话,而是陷入沉思。
  ……
  我们站在上帝视角。
  来说说这一战术。
  首先,这个战术不能说不行,它确有一些好处。
  樊城北边是一片开阔地,无险可守。
  关羽建寨栅,就好像建立阵地一样,使防守有所依托。
  但是,这个战术不能说行,此战术须以强大的兵力为前提。
  无论是寨栅、陷坑,还是鹿砦,都需要有士兵驻守,才能发挥出作用。
  要在十二道寨栅之间,安排一定数量士兵,这需要很多兵力。
  显然,荆州兵力是不够的。
  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撑,寨栅挡住徐晃的时间,不足以攻克樊城。
  上一世,为弥补兵力不足,关羽选择在几处要地驻守。
  而徐晃则发现了防线上的问题。
  徐晃声东击西,来回调动关羽,最终突破十二道寨栅。
  当然,上一世关羽肩膀有伤。
  这一次没有这个问题。
  ……
  庞统沉思良久,将寨栅战术的利弊都考虑清楚后,才开口说话。
  庞统说:“关将军此法,有些弊端,不能持久。”
  关羽皱眉,有些不服气地问:“有何弊端?军师细讲!”
  察觉到关羽的不悦,庞统笑了笑。
  接着话风一转,庞统又说道:“虽有弊端,但与我欲行之计配合起来,却是刚刚好。”
  “噢?”关羽转忧为喜,好奇地问:“庞军师还有妙计?”
  庞统说:“樊城水淹以后,不只物资被毁,城墙也多有损伤,若再被淹上两次,城墙必塌。”
  再次淹城?
  关羽觉得不太可能,“军师,汉水洪涛已过,再放水淹城,只怕水量不足。”
  面对质疑,庞统却十分自信。
  绕着放地图的桌案,转了一圈,庞统笑着说:“像上次一样,淹没方圆几十里,水量当然不够。”
  说着,庞统又在图上樊城的位置,画上一个半圆。
  半圆与汉水,把樊城围在当中。
  “如果这样呢?”庞统又说:“我们在樊城之外,修一条围堰,放水在围堰中淹城,何须太多江水?”
  听庞统这样说,关羽也靠了上来,围着地图细看。
  一边看,关羽一边捋着自己的长髯。
  “庞军师此计大妙,可速速行来。”关羽说道。
  庞统则说:“修筑围堰,需要十日,修好之前,还要看关将军的寨栅,能否挡住徐晃。”
  关羽大笑着说:“军师放心,挡住徐晃,看我的好了。”
  于是,关羽与庞统分兵。
  一人去挡徐晃援军。
  另一人围堰淹樊城。
  ……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