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齐辰之名当传扬

  “你已经得了我这一脉本命字神通的精髓了。”

  杜荣几番勘验自己的“萅”字之后作出判断。

  “加上你前面写的诗词文章,满江红……对,就是这首,可以确定你是我们这一脉的。”

  齐辰意外,这就给我划分学脉了?

  话说杜荣、魏群是新晋三圣之一的礼圣?

  魏群笑道:“怎么样,杜老,我选的这个弟子如何?”

  杜荣笑道:“给你当师弟就更好了。”

  魏群:……

  杜荣又和颜悦色对齐辰道:“若有时间,可来雨粟楼,老夫有不少藏书,许你随便翻阅。”

  齐辰惊喜。

  他可是听孟浩说了,雨粟楼中有诸多藏书,院中夫子中的绝大多数都没看过。

  自己能进去看看的话,指不定能有什么别样收获。

  二人约定好了时间,杜荣就此离去。

  魏群不无感叹:“闻一而知十,这份天资,万中无一。”

  言语中不无对许堃抢先一步的可惜。

  “对了,有件事想跟你商议一下。”

  “什么事?”

  “前些日子子章跟我说了要你负笈游学的事,经过大妖刺杀一事我又跟杜老、韩夫子、欧阳夫子商议了一下,觉得还是延缓你的负笈游学时间为好。

  待你修为足够,再行游学不迟。

  你意下如何?”

  齐辰点头:“听先生安排。”

  倒不是他不想出去负笈游学,实在是妖族中人不讲道义,为了他一个小小的四品都能出动八品大妖偷袭。

  虽然山君死了,但他心底又多了一个复仇对象——妖主南荣墨。

  之前想杀山君既为了辰弟,也为了自己。

  这次是纯粹为了自己。

  十品大妖……对方不死,他心中难安!

  ……

  学宫。

  崇文殿。

  韩瑜、欧阳叔等人围坐殿内。

  韩瑜屈指一弹,于空中化出一片镜花水月。

  里面显出的画面正是他们为齐辰开辟洞府的场景。

  韩瑜娓娓道来:“此番我与蕞永前往云梦书院亲自勘验,确定《正气歌》、《鱼我所欲也》等三篇的确为此少年所作。”

  其余几位夫子纷纷出言议论:“此子看着年岁不大,竟有如此才学,我不及也!”

  “《正气歌》中正气凛然,正是我儒家根底。《鱼我所欲也》直言‘舍生取义’之精要……

  至于这《马说》,我当时还以为是韩夫子您的新作!”

  韩瑜感叹点头:“不错,便是我初见此文,也觉有种知音之感。”

  欧阳叔笑道:“不仅如此,此子才四品,便已经修出一个本命字。”

  “嘶——”

  “什么!”

  “四品就修出了本命字?”

  “……”

  众夫子惊了。

  此事若非从欧阳叔口中说出,他们定然要怀疑真伪。

  即便如此,众人仍觉不可思议。

  四品,十七岁,算有天资,却也不算太过妖孽。

  可若加上一个“本命字”,这意义就不一样了!

  欧阳叔继续抛出震撼信息:“而且他此前没有受过正统的儒家传道,儒家所学,完全靠自己在县内书肆中卖的那些最常见的书籍。

  他的出身,也不过是县内一个普通农家孩子……”

  在场夫子一个个听麻了。

  农家子弟,自学成才?

  这要他们这些出身显赫,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的人情何以堪?

  “敢问夫子,他修出的是何本命字?”

  “齐。”

  “嘶——”

  场中一片寂静,落针可闻。

  “齐”字对儒家的意义太过非凡。

  凡修儒道有成的儒家圣贤,哪个不想修出类似“齐”字这样的本命字?

  如今居然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给修出来了!

  欧阳叔笑道:“诸位以为如何?”

  众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恍然明白为何二位夫子如此兴师动众地要让他们都来了。

  欧阳叔缓缓开口:“书,非借不能读也。

  此话诸位并不陌生,可切身笃行至今的,只怕没几个了吧?

  为人师者,自己不能做到,又如何能够言传身教于学子?

  再者,各院招收学子不要一味盯着所谓的书香世家,豪门大户,也多到一些县学、乡塾去走一走,看一看……”

  众夫子自然明白欧阳叔的用意。

  而他作为传道典范,一人教出五位文坛大家、领袖,三位圣人境,所说所做,自然代表学宫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收学方针。

  “还有,各院回去之后可以进行一次摸底考校,针对学子的治学、儒道见解。

  可将齐辰作为正面典范传扬……

  对了,看看人家齐辰,才十七岁,不仅修儒、治学勤勉,闲暇时刻还潜心研究话本小说。

  这是他写的《西游》,你们不妨看看,言语虽然浅白,故事却甚是精彩。”

  说着,他挥手散出数十本刊印版的《西游》,飞向众人。

  众人俱是九品、十品乃至十一品的高品儒修,一目十行、百行,很快便翻看完毕。

  其中内容已然熟悉。

  众人再次议论起来:“故事的确精彩,只是取名太过随意,竟然以天干地支为取名素材,这与乡野之间取名牛大、苟二何异?”

  “他出身农家,取这样名字倒也正常。

  且这种话本小说,重的是情节。

  至于名字,越贴近市井越容易为人所记住。”

  “他倒是取巧,猴妖名中有‘齐’,一旦传扬开来,对他修为增益不少。”

  “只是这等小说,对我儒家……”

  最后说话之人看向欧阳叔,面带询问。

  欧阳叔笑道:“诸位,我儒家宗旨是什么?”

  众人先是一愣,继而纷纷反应过来。

  如此浅白的小说,不正容易让市井百姓阅读、继而产生积极向上之心吗?

  儒家说“教化”,以话本小说的形式宣扬知恩图报、师徒礼教、修身救民,不比直接讲大道理更容易让人接受?

  惭愧,真是惭愧!

  这么多大儒,圣贤,居然还没一个五品学子看得深远!

  此子,不俗!

  欧阳叔微笑点头。

  不枉他一番苦心。

  “所以我建议,诸位回去宣扬齐辰事迹时,不妨连《西游》也加进去,启发我儒家学子……”

  “是,谨遵夫子教诲!”

  众人依次散去。

  韩瑜赞许笑道:“蕞永,吾虽有《说师》一文,真要传道授业解惑,远不及你!”

  欧阳叔哂笑道: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,后浪想要浪大,还需前浪堆叠。

  韩夫子太谦虚了!”

  韩瑜大笑,“那么接下来——”

  欧阳叔笑道:“当然是去给他请师傅,答应过人家的。”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