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0章 战术上重视敌人,战略上藐视敌人!

  老天爷!
  这是人力可以做到的么?
  拿着望远镜,看着宛如地狱般的对岸,朱标整个人都忍不住的颤抖起来。
  有如此利器,那还怕什么倭寇啊!
  想到这,朱标顿时大笑起来。
  “好好好·····老十七,大明有你,当兴。”
  什么?
  朱元璋闻言,瞳孔一阵颤动。
  标儿这话是什么意思。
  他是无心之言,还是·····
  朱元璋不敢想了。
  朱权倒是一副没事儿人一样,仿佛没有听出来朱标的弦外之音。
  “大哥,你夸的臣弟都不好意思了。”
  哈哈····
  “老十七,还有你不好意思的时候啊!”
  朱标仿佛也忘了自己刚才说的什么,笑着调侃起来。
  这样的画面,让朱元璋心头一松,可他心底还是有些忐忑。
  是他想的太多了么?
  这时,邓世昌走到三人面前,面容刚毅,行礼后,道。
  “殿下,射击任务圆满完成,共发射二十四枚高爆榴弹,全部命中坐标区域,在飞艇的指挥下,命准率比以往提高百分之五十,命准率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九。”
  “只是这次打击的是固定目标,如果射击的是移动目标的话,命中率将无法维持这个高度。”
  邓世昌并没有被眼前的这点成绩迷惑了眼睛,毕竟,战舰可是驰骋在汪洋大海之上,他们最主要的任务,就是击沉敌方战船。
  打击岸上目标,只是他附带的技能而已。
  “你啊!要求的也太严格了,就现在这个时代的战船,能威胁到大宁级战舰么,就算没有火炮,用撞得的,也能撞碎那些木质战船,你这担心的,有点多余啊!”
  邓世昌的忧患意识,朱权是很欣赏。
  可什么事情都是过犹不及,毕竟这个时候不是几百年后,战列舰满天飞的时代。
  在这个世道,不要说三千吨的大宁级了,就算是朝廷水师那两千料的战船,也是那些蛮荒土着望尘莫及的存在。
  邓世昌的忧虑,在朱权看来,有些太超前了。
  额!
  朱权的话,让邓世昌也是老脸一红。
  “殿下教训的是,是臣思虑不周,让殿下见笑了。”
  “好了好了,本王也没说你的不是,本王只是告诉你,担心是对的,可要分情况,就像战争,不管多么弱小的敌人,我们都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,可战略上,我们却要藐视敌人。”
  “毕竟,在整体战略上,我们占着绝对的优势,在这种优势下,我们要做的,就是按照我们的实力来部署战略。”
  “可战术却是执行力,不管战略做的再好,可在执行战术上,意外是避免不了的,所以,我们在要重视这一点,明白了么?”
  “殿下,臣定当谨记。”
  邓世昌神色激动,朱权的这句话,让他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,以前想不明白的地方,一下子就通透了。
  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。
  邓世昌感叹。
  王爷就是王爷。
  牛逼!
  一旁的朱元璋和朱标,神色也极为震撼。
  老十七的一番言论,让两人大开眼界。
  原来,还能这样。
  朱权看着几人震惊的神色,心中也是得意。
  装逼果然爽,一直装逼一直爽。
  ······
  岸边。
  当炮声停下来的那一刻,骚乱的人群这才消停下来。
  秦奎等一众大臣,纷纷互相看了一眼,彼此交头接耳起来。
  “秦兄,这如何是好?”
  “是啊!没想到宁王所造的战船如此厉害,这门猛烈的炮火,就算朝廷水师来了,恐怕也不是敌手啊?”
  看着遍地狼藉的对岸,沈溍等人彻底慌了。
  以现在的情况看,只要宁王能找到倭寇的老巢,甚至不用派兵上去,光用火炮轰击,就能把那些倭寇海盗轰成渣了。
  这样一来,倭寇海患覆灭,那禁海令,还有存在的必要么。
  毕竟太子殿下,早就有取消禁海令的念头。
  现在,有事太子监国,只要宁王的战船能消灭倭寇,那禁海令,十有八九会被取消。
  这样一来,他们的损失可就大了。
  面对这么多同僚的质问,秦奎也是一个两个大。
  “够了,都冷静一点,现在不是还没到最后的时候么,就算宁王的战舰在厉害,可只要他们找不到倭寇的老巢,还不是什么用都没有么?”
  “这个时候,我们不能自乱阵脚。”
  “是是····秦兄说的对,我们不能自乱阵脚。”
  其余几位尚书闻言,也都反应过来。
  刚才他们只是突然见到火炮的威力,被吓到了。
  如今冷静下来,一个个又变得从容不迫起来。
  在怎么说,也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,这点定力还是有的。
  这时,心满意足的朱标,跟随朱元璋走下战舰。
  既然战舰已经抵达应天府,那接下来就要彻底解决倭寇之患了。
  而这么重要的事情,显然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商量。
  ······
  奉天殿。
  大殿之上,气氛有些压抑。
  除了朱元璋和朱标笑容满面,剩下的满朝文武,则一个个三缄其口,神色凝重,就连蓝玉等淮西勋贵,亦是如此。
  朱权看在眼中,乐在心里。
  害怕了!
  晚了!
  这些大臣心中怎么想的,朱权心中门清。
  虽然老爷子下了禁海令,可那只是针对普通民众,海上贸易,朝廷在做,那些大臣也在做。
  如果他消灭了倭寇,以朱标的为人,一定会废除禁海令,到时候,所有人都可以下海,海上贸易将得到空前的发展。
  分钱的人多了,可利益还是那么一点。
  结果就是他们到手的利益将会大幅度减少。
  这样的结果,那些大臣愿意才怪了呢。
  而且,他可是穿越人士,倭寇为什么能肆无忌惮的在沿海地区横行,真的只是因为倭寇厉害么。
  他们在厉害,也就几千人上万人。
  可大明呢?
  战船数百,将士数万。
  就算倭寇在狡诈,可真要较起真来,他们真的能打的过大明军队么?
  还不是因为有内鬼,相互勾结,才造就了现在的局面。
  而这其中,秦奎等人有没有份,傻子都明白吧!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