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8章 一切荣耀加之于你,万般罪孽由我来担

  当赵鹿泉匆匆离开白玉京,赶回城外驻军之地时,却发现四周的军队早已整装待发,随时可以离开。

  “大.......陛下呢?”

  赵鹿泉来到半山腰处,四下张望却找不到路苍澜的身影,只好目光求助的看向身旁的青衣明陵。

  明陵摇头,没有吭声,只是朝着山顶处努了努嘴。

  赵鹿泉顿时会意。

  她知道。

  金銮殿上那场大火烧掉的何止是女帝,更是自己这位大兄过往二十年的心!

  从今往后,只怕这世上再没有什么岐王。

  有的,只会是大岐的皇帝!

  纵使心中万般悲痛,但作为帝者,天生就该无懈可击。

  又怎么能被常人轻易看出破绽呢?

  所以。

  当许久之后,路苍澜从山顶上走下来时,神色俨然与平常无异。

  清秀的面庞不仅没有一丝伤心,反而依旧挂着那抹温和的笑容。

  “都处理好了?”

  路苍澜伸着懒腰,故作轻松的问了一句。

  赵鹿泉心中暗叹自己这位大兄的不凡。

  但面上还是有条不紊的答道:

  “大火烧尽后,我亲自收尸,殓入棺椁的。”

  路苍澜点了点头,面上依旧没有任何异样,只是左右环顾了一眼:

  “那棺椁呢?”

  “......呃,出京的途中碰到了那位绣衣侯,她带着人马让我将棺椁转交给她。”

  赵鹿泉边说着,还小心翼翼的观察着路苍澜的脸色:

  “她说,女帝生前就不喜欢待在这繁华的中原,所以死后也想迁回关中安葬。”

  路苍澜闻声有些沉默:

  “这样啊......”

  片刻后,低垂着眼帘淡声又补充了一句:

  “也好,既然她有这份心,那就随她去吧。

  “走吧,我们也该离开了。”

  说罢,路苍澜牵过缰绳,就要翻身上马。

  但这时,赵鹿泉却先将一个紫檀木盒呈递了上来:

  “对了,女帝最后,说让我把这东西转交给您。”

  “嗯?”

  路苍澜回头。

  看着眼前那无比熟悉的紫檀木盒,下意识的伸手接过。

  是了!

  他认出来了。

  这是女帝以前最宝贝的那个盒子。

  他曾见过无数次。

  可每当他好奇里面都装了些什么的时候。

  女帝总是会先一步将盒子抱紧在怀中,然后嬉笑着糊弄过去。

  说什么也不给他看。

  那时候路苍澜还打趣她。

  说里面该不会装的都是自己过往的“犯罪证据”吧?

  女帝颇为傲娇的眨了眨眼。

  她说反正是能让你作为岐王“身败名裂”的东西。

  身败名裂?

  路苍澜看着盒子上的机关锁。

  作为一种榫卯结构,若是不知道扭动的方法,破解起来可能会很难。

  甚至强行破开还会损毁里面的东西。

  但路苍澜与女帝曾朝夕相处二十载,破译密码这种事儿,也不过是随手而为......

  很快,机关锁掉落,盒子被打开。

  只见盒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卷金灿灿的圣旨。

  展开之后,里面赫然呈现出三个大字。

  “罪己诏。”

  路苍澜轻声呢喃。

  而这般动静也很快就引来旁边的明陵与赵鹿泉的关注。

  二人同时凑近前来。

  一时间,神色皆不可思议的看着圣旨上的内容。

  朕躬有罪,罪在万方。

  首当其冲的八个字深深的烙印在几人脑海中。

  而“罪己”的内容,通篇也都是围绕岐王以及鹿鸣军所展开的......

  简单来说。

  就是将大周昔日的一切盛世叠加在岐王身上。

  将大周今日的一切衰颓都归咎于己身。

  岐王是好岐王。

  但她却不是个好皇帝。

  通篇之长,情感之恳切,不由得让人怀疑,这真的是那个素来骄傲的女帝吗?

  赵鹿泉还好。

  她虽然能从中感觉得出女帝亲自书写这篇圣旨时,心中的悲戚。

  但她毕竟不是大周人,做不到真正的感同身受。

  但一旁的路苍澜和明陵思绪就有些复杂了......

  尤其是明陵。

  他没有路苍澜那般,跟女帝深厚的情感基础。

  甚至于,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大周人!

  当初之所以能选择效忠女帝,完全是因为他是跟着主子路苍澜混的。

  所以当“岐王之殇”发生之后,他们这些旧部本就多有不满。

  但那时候,总归还不至于一下到翻脸的地步。

  如果事后,女帝选择的是施以恩惠,慢慢感化,而非加以刑狱,逼上梁山。

  恐怕届时就算他们这些感情深厚的老将想造反......底下这帮兵卒都不愿意跟随吧?

  人心所在,众望所归。

  大周又何苦落得个今日的下场?

  原来她知道。

  或者说。

  她其实一直都知道。

  但内心的偏执还是一直让她不肯承认是自己错了。

  直到如今,心结已解,坦然面对。

  可会不会,又太晚了些呢?

  明陵深吸一口气,轻声道:

  “这封诏书要往外发吗?”

  他本就是运筹帷幄的谋士,自然能轻易看破女帝最后这份诏书背后的用意。

  不仅是在向路苍澜承认错误。

  更是想主动替他担起今日之后的一切骂名!

  兴,百姓苦。

  亡,百姓苦。

  打仗打到最后,受苦的不都是底层的老百姓吗?

  他们会怨恨战争的发生,痛恨一切挑起战争之人。

  尤其岐王还曾是大周旧臣!

  如今却反过来帮助死对头大宁灭掉了大周,打破了他们生活的平静,让他们有家不能回......

  事后这会让那帮西周遗民如何去想?

  只怕那曾被奉为英雄的岐王转眼就会遭人唾弃吧。

  但现在不一样了。

  现在他们手中有了女帝的罪己诏,就相当于有了发动战争的借口!

  表明错不在岐王,而在女帝。

  是女帝无德害你们受苦,岐王只是顺天而为罢了......

  可以说,只要这封诏书公之于众,那今日弥漫在中原的战火,那些被波及到流离失所的百姓就都不会再去怪岐王。

  他们只会怪那个有眼无珠的女帝!

  甚至于,就像卫九歌死前最后所说的那样。

  心结既解,那她便不会再去害他了。

  因为舍不得......

  她的小将军天生就该完美!

  生前的王霸之业她帮不到了,但死后的千古青名她却可以。

  愿一切荣耀加之于你。

  愿万般罪孽由我来担。

  ......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